聯系電話:
13581588593
本文主要介紹磨削裂紋和應力腐蝕裂紋
[磨削裂紋]
常發生在模具成品淬火、回火后磨削冷加工過程中,多數形成的微細裂紋與磨削方向垂直,深約0.05—1.0mm。
(1)原材料預處理不當,未能充分消除原材料塊狀、網狀、帶狀碳化物和發生嚴重脫碳;
(2)結果淬火加熱溫度過高,發生過熱,晶粒粗大,生成較多殘余奧氏體;
(3)在磨削時發生應力誘發相變,使殘余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,組織應力大,加上因回火不充分,留有較多殘余拉應力,與磨削組織應力疊加,或因磨削速度、進刀量大及冷卻不當,導致金屬表層磨削熱急劇升溫至淬火加熱溫度,隨之磨削液冷卻,造成磨削表層二次淬火,多種應力綜合,超過該材料強度極限,便引起表層金屬磨削裂紋。
預防措施:
(1)對原材料進行改鍛,多次雙十字形變向鐓拔鍛造,經四鐓四拔,使鍛造纖維組織圍繞型腔或軸線呈波浪形對稱分布,并利用zui后一火高溫余熱進行淬火,接著高溫回火,能充分消除塊狀、網狀、帶狀和鏈狀碳化物,使碳化物細化至2-3級;
(2)制訂先進的熱處理工藝,控制zui終淬火殘余奧氏體含量不超標;
(3)淬火后及時進行回火、消除淬火應力;
(4)適當降低磨削速度、磨削量,磨削冷卻速度,能有效防止和避免磨削裂紋形成。
[應力腐蝕裂紋]
該裂紋常發生在使用過程中。金屬模具因化學反應或電化學反應過程,引起從表至內組織結構損壞腐蝕作用而產生開裂,這就是應力腐蝕裂紋。模具鋼因熱處理后組織不同,抗蝕性能也不同。較耐蝕組織為奧氏體(A),較易腐蝕組織為屈氏體(T),依次為鐵素體(F)一馬氏體(M)一珠光體(P)一索氏體(S)。因此,模具鋼熱處理不宜得到T組織。淬火鋼雖經回火,但因回火不充分,淬火內應力或多或少依然存在,模具服役時在外力作用下也會產生新的應力,凡有應力存在于金屬模具中就會有應力腐蝕裂紋發生。
預防措施:
(1)模具鋼淬火后應及時回火,充分回火,多次回火,以消除淬火內應力;
(2)模具鋼淬火后一般不宜在350-400~C回火,因T組織常在此溫度出現,發生有T組織模具應重新處理,模具應進行防銹處理,提高抗蝕性能;
(3)熱作模具服役前進行低溫預熱,冷作模具服役一個階段后進行一次低溫回火消除應力,不僅能防止和避免應力腐蝕裂紋發生,還可大幅度提高模具使用壽命,一舉兩得,有顯著技術經濟效益。
地址:北京市門頭溝區上園路甲10號院 洪源智能工坊807室(102300) 座機:010-88820040-8001 郵箱:volwin@volwin.cn